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人文艺术教研室简介

作者: 时间:2025-04-07 点击数:

人文艺术教研室隶属于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成立于2004年6月。教研室承担了全校美育课程教学、研究及校园文化活动等工作,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课程设置:承担全校本科各专业学生《大学美育》必修课和《音乐鉴赏》《美术鉴赏》限选课,开设研究生《艺术美学》,本科学生《素描技法》《医学美术》等选修课程。

师资队伍:人文艺术教研室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治学严谨、技术精湛、实践能力强的教师队伍。现有专兼任教师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 、讲师2人。专兼任教师硕士学位达到86%以上。

   科学研究:近年来,教研室全体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取得了较好成绩。立项各级各类课题3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1项,省部级4项;在省级以上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在ISTP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0篇、设计作品12幅、实用新型专利2项;出版教材3专著3部。

文化活动:积极参与学校各项文化活动,为师生开展“中央苏区红色歌谣的历史价值与当代传承”;“ 悠久芳香的山茶花——赣南采茶戏”等专题讲座;指导学生大合唱;参与学校编排演出《诵读红色家书 弘扬红医精神》文艺晚会、80周年校庆晚会,歌声中的“党史”音乐党课讲解等相关工作。

实践基地:以学校美育科普教育基地——石文化展示馆为美育教育实践的重要渠道,使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地得到美育和传统文化熏陶,拓宽知识视野,丰富知识结构,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中国观赏石协会创会会长寿嘉华、中华全国总工会原书记处书记李永海等专家、领导,寄语全校师生:“以美育人,以石铸医”。

创作抗疫歌曲:教研室创作的抗疫歌曲《红医精神托起明天的太阳》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获江西省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优秀抗疫艺术作品奖,歌曲在中国教育之窗报道,并用于公共音乐课堂教学,在校内传唱,被列为学校新生入学教育大合唱的必唱曲目。

传承红色基因:利用赣南独特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红色经典歌曲、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故事融入课堂,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积极开展中央苏区红色歌谣、红色文化作品设计等相关课题研究。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医精神,体现爱国爱党爱校爱家的情怀。

获奖情况: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比赛,获奖18项,其中,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第十三届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成果一等奖8项;中国合唱协会举办的魅力校园大学生合唱比赛优秀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2教师指导学生参加中国大学生生化歌曲大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今后,人文艺术教研室将始终铭记“以美育人”的教育目标,秉承“理想信念坚定、道德情操高尚、业务知识精湛、常怀仁爱之心”的理念,做开启学生真善美智慧之门的引路人,为培养新时代医学人才贡献智慧和力量。

 

版权所有@赣南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018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西省赣州市蓉江新区    联系电话:0797-8169748  邮编:341000   请使用IE8、Chrome以及1440以上分辨率浏览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