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健全“五制”管理机制,打造学生教育新阵地 ——人文社科学院学生工作特色品牌展示

作者: 时间:2023-12-19 点击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全面落实学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通过健全“轮训制、联系制、承担制、检查制、述责制”管理机制,全力打造具有人文社科学院特色的学生工作品牌。

一、“五制”管理机制的实施背景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指明了方向,对开拓青年和共青团工作新局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高校在引领青年学生筑牢理想信念、开展科技创新、投身实践活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推进就业创业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结合学生党建工作和团组织建设工作方面也作了很多探索,但基本停留在党组织和团组织基础工作交集的部分,未能充分发挥党建带团建的关键作用。充分挖掘党建与团建工作的结合点,加强党的建设的同时注重加强团的建设,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对于共青团更好地当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培养造就一大批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此,人文社科学院深入实施“轮训制、联系制、承担制、检查制、述责制”等“五制”管理教育,以党建带团建,着重强化全院学生学习教育管理平台,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推动学院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五制”管理机制的具体举措

(一)坚持主题教育与青年思想引领结合利用“轮训制”引导学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轮训制”重点强化学生党员政治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坚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教育广大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通过学习教育强化党员意识,增强党性修养,履行党员职责,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此外,每学期定期组织书面考试、抽样调查、个别访谈等多种形式掌握学生党员的参训效果,及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以便改进工作。与此同时,学生党员以参加所联系团支部的主题团日活动、主题班会座谈会等形式,对团员的政治理论学习进行教育引导,借助政治优势发挥党支部在学院团建中的思想引领作用。

    2023年,学院学生党支部开展了10次“五制轮训学习,即组织支部党员根据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要求,围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等内容,制作PPT,上台与其他党员同志分享自己学习内容以及心得体会。

    (二)深入开展全员育人利用“联系制”强化学生服务意识

    “联系制”要求每名学生党员发挥“连心一批团员,管好一批团小组,带好一个团支部,树立一面旗帜”“四个一”作用,联系一个低年级团支部,定期或者不定期深入低年级班级团支部指导开展政治理论学习、主题团日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生中树立起一面榜样的旗帜。

    “联系制”要求学生党员深入到所联系团支部和团小组(以宿舍为单位)协助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考察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团员的具体情况,引导团员青年学习理论知识,协助做好学生党员、团员发展对象的教育培养和考察工作。同时,做好联系团小组学生的教育,开展信息搜集和反馈,妥善处理所在宿舍发生的各种问题,遇到特殊情况或无法处理的问题,及时向班主任、辅导员汇报。

    2023年,学院36名学生党员与10个学生班级、99个学生宿舍与95名入党积极分子作了一一对接,承担了黄金校区学生宿舍一栋6层、五栋6层、七栋和八栋1至6层与章贡校区学生宿舍3栋6层、8栋6层的相应责任区,落实落细“三个文明”建设。

    (三)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利用“承担制”强化学生实践意识

    “承担制”要求学生党员带领团员积极参与到“红医文化”“仁爱教育”“三个文明”“劳动教育”等各项学生实践工作中去承担部分学生工作,引导身边同学投身各项学生集体活动学生党员、团员通过参加各种服务校园的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

    2023年,学院组织学生党员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内容,承担“清明祭英烈”活动、“微团课”展示交流活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争做新时代赣医人”红医故事朗诵比赛、“红医情景剧”大赛、“五个一”仁爱教育成果分享大会、“自然趣时光 石中奇妙画”劳动教育主题活动、“传承红医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暑期“三下乡”系列活动、“赓续红色血脉 凝聚奋进力量”电影党课活动等各项实践工作,进一步增强学生理想信念,激发他们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操。

    (四)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作用,利用“检查制”强化学生纪律意识

    “检查制”要求采用“专业对接”“高年级带领低年级”的方式落细落实学校“三个文明”建设和学风建设。2023年学院党员在节假日返校、学校更名大学重大活动、毕业生离校等一些特殊时间点中,带领所联系团员分组分批对学生上课、自习和宿舍情况进行巡视检查共计20余次,对学习和生活情况进行监督管理,保证正常秩序的维护学生党员对所负责的团支部活动也会进行指导和检查,并定期将巡查情况报告辅导员

    (五)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利用“述责制”提升学生的履职担当意识

    “述责制”在完成“轮训制、联系制、承担制、检查制”等基本任务的前提下,每位学生党员定期通过“述责”的形式,阐述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心得,联系团支部、团小组、团员学生的做法与值得推广的经验,承担学生工作中将思想引领融入到学生党员活动的举措,检查过程发挥学生党员的示范、引导、带动和辐射作用。

    2023年9月,人文社科学院结合支部组织生活会开展“述责制”,将履责情况向学生党支部全体成员公开陈述汇报,学生党支部全体成员根据陈述人平时表现、现场述责情况进行提问,陈述人可根据提问情况进行回复。

    三、“五制”管理机制取得的工作成效

    人文社科学院践行“五制”管理机制以来,有效提升了学院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和政治理论水平,有效提升了学院学生党员参与、服务、实践、安全、履职意识和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有效发挥了学院学生党员在学生群体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学院学生工作步入良性发展轨道,走出更加坚实步伐。

    近年来,学院围绕“五制”管理机制进行理论研究,获得了赣南医学院“十佳党建创新项目”1项,赣南医学院党建研究项目立项1项,赣南医学院党建创新特色项目立项2项,并利用理论指导实践,学院团委荣获了赣南医学院“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

    2023年,人文社科学院36名学生党员中,获得第三届全国精神医学专业本科生临床技能竞赛一等奖1人,国家励志奖学金4人;获得2023年江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立项2人,获得第十八届“挑战杯”江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3人;获得2023年“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等各项校级荣誉、奖励等共计27人。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健全“轮训制、联系制、承担制、检查制、述责制”的相关机制,持续加强学生工作特色品牌建设力度,以高质量学生工作助力学院和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版权所有@赣南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018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西省赣州市蓉江新区    联系电话:0797-8169748  邮编:341000   请使用IE8、Chrome以及1440以上分辨率浏览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