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鉴赏与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英文名称:Art Appreciation and Mental Health
◆适用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
◆总 学 时:40 学时,理论教学 16,实践教学 24
一、课程简介
《艺术鉴赏与心理健康》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一门限选课程。本课程涵盖绘画、设计、音乐、舞蹈、戏曲、影视等多种艺术形式,介绍不同风格、特点,不同时期艺术作品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并将绘画治疗、音乐治疗等艺术疗法融入教学内容,认识其定义、功能、作用等,选择典型的艺术疗法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艺术疗法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应用。开展以绘画、设计、音乐、舞蹈、情景剧、朗诵等形式的艺术实践,通过实践体会感受艺术与健康融合的意义和作用。
二、课程教学目标
《艺术鉴赏与心理健康》通过艺术鉴赏,学生可以认识不同艺术形式的美学特征,提升审美鉴赏能力,帮助学生了解和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学会运用艺术的方式调节情绪,提升心理健康水平。通过艺术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交流能力,在艺术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一)知识目标:领会多种艺术形式的风格、特点,阐明各艺术形式的基础知识,和鉴赏方法,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熟悉绘画治疗、音乐治疗等艺术疗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二)能力目标:洞察艺术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应用艺术手段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巧,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适能力。
(三)情感/课程思政目标: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理想,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
三、前导课程及后续课程
《艺术实践》、《大学美育》
四、教学方式与方法
《艺术鉴赏与心理健康》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通过讲授、讨论、分析、案例、实践等传授知识;组织学生参与艺术创作、情景剧实践等活动,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时数安排
理论课 |
章节 |
内容概要 |
授课形式 |
学时 |
第一章 |
音乐艺术鉴赏与音乐治疗 |
讲授 |
4 |
第二章 |
绘画艺术鉴赏与绘画治疗 |
讲授 |
4 |
第三章 |
舞蹈与戏曲艺术鉴赏与心理健康 |
讲授 |
2 |
第四章 |
影视艺术鉴赏与心理健康 |
讲授 |
2 |
第五章 |
设计艺术鉴赏与心理健康 |
讲授 |
4 |
实践课 |
章节 |
内容概要 |
授课形式 |
学时 |
第六章 |
绘画实践 |
实践 |
6 |
第七章 |
舞蹈与戏曲实践 |
实践 |
6 |
第八章 |
设计实践 |
实践 |
6 |
第九章 |
心理情景剧与朗诵实践 |
实践 |
6 |
合计 |
|
|
40 |
六、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考核类型】考试
【考核方式】开卷
【成绩评定】过程性评价(40 %)+终结性评价(60 %)
过程性评价:课堂表现、小组分享讨论、实践体验
终结性评价:课程报告或论文
具体成绩构成比如下所示:
评价类型 |
考核指标 |
观测点 |
所占比例 |
考核目的 |
过程性评价 |
课堂表现 |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主动性和积极性。 |
10% |
评估学生的学习表现,提升教学质量。 |
小组分享讨论 |
艺术分享,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 |
10% |
体会感受艺术的内涵,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升艺术素养和审美鉴赏能力。 |
舞蹈、戏曲、绘画、设计、心理情境剧、朗诵等实践体验 |
学生在艺术实践活动策划和实施过程中的创意、组织和协调能力。 |
20% |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终结性评价 |
课程报告或论文 |
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
60% |
总结在艺术鉴赏与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学习体会和收获,促进自我提升。 |
七、教学内容概述
第一章 音乐艺术鉴赏与音乐治疗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领会音乐艺术的风格、特点和表现形式,分析音乐治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能力目标:应用音乐治疗技术进行心理干预。鉴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情感/课程思政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领会音乐作品的鉴赏方法。
2.分析音乐艺术的风格特点。
3.应用音乐治疗的操作方法。
(三)教学内容
1.领会音乐的音乐的发展历程。
2.识别音乐的风格特点。
3.阐明音乐治疗的理论和实践技巧,音乐对情绪、认知和生理的影响。
4.组织学生讨论音乐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四)教学方式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领会音乐和音乐治疗的基本理论知识。
2.作品赏析法:引导学生从审美角度欣赏和分析音乐和音乐治疗作品,培养审美感知和鉴赏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选择蕴含思政元素的音乐作品,并将润物细无声的融入教学。
4.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音乐放松训练等活动。
第二章 绘画艺术鉴赏与绘画治疗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领会绘画艺术的风格、流派和特点,分析绘画治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能力目标:应用绘画治疗技术进行简单的心理评估和干预,鉴赏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
情感/课程思政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绘画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领会绘画作品鉴赏方法。
2.分析绘画艺术的风格特点。
3.应用绘画治疗的操作方法,解读绘画作品所反映的心理状态。
(三)教学内容
1.领会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
2.识别绘画作品的风格特点。
3.阐明绘画治疗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巧。通过绘画表达潜意识、释放情绪。
4.组织学生讨论绘画作品对情绪和心理的影响。
(四)教学方式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绘画和绘画治疗的基本理论知识。
2.讨论法:组织学生就绘画和绘画治疗作品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3.作品赏析法:组织学生欣赏和分析经典绘画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和鉴赏能力。
4.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绘画创作,提升实践能力。
第三章 舞蹈、戏曲艺术鉴赏与心理健康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领会舞蹈、戏曲艺术的风格、特点和文化内涵,认识其对心理健康的作用。
能力目标:应用舞蹈、戏曲艺术形式进行心理调节。鉴赏不同类型的舞蹈、戏曲作品。
情感/课程思政目标:注重培养顽强毅力、团队意识、健康心理、艺术审美。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领会舞蹈、戏曲的特点。
2.识别舞蹈、戏曲欣赏方法以及舞蹈、戏曲作品的情感表达。
3.分析舞蹈、戏曲作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
1.领会舞蹈、戏曲的发展历史。
2.识别舞蹈的类别与技巧、审美特征和艺术表达。
3.分析舞蹈和戏曲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4.应用案例教学欣赏中外优秀舞蹈、戏曲作品。
(四)教学方式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领会舞蹈、戏曲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欣赏方法。
2.作品赏析法:分析经典舞蹈、戏曲作品,从多维度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和情感表现。
3.案例教学法:观看经典舞蹈和戏曲作品案例,引导学生从表演、动作、表情等方面进行鉴赏和分析。
4.互动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的舞蹈、戏曲分享与互动,现场舞蹈展示或视频录制展等。
第四章 影视艺术鉴赏与心理健康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领会影视艺术的风格、特点和表现手法,认识影视艺术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能力目标:鉴赏优秀的影视作品,分析影视作品对观众心理的影响。
情感/课程思政目标: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领会影视艺术的特点。
2.阐明影视作品的表现方法和影视片的制作。
3.分析影视作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
1.领会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影视艺术的发展历程、不同类型的影视特点。
2.分析影视作品的审美特性、表现手法、制作与分工,主题表达等。
3.阐明影视作品的欣赏方法和手段,分享制作的影视小作品。
4.应用案例教学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影视作品。
(四)教学方式
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了解影视艺术的基本理论知识。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影视对观众心理的影响,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3.案例教学法:观看经典影视片段,引导学生从镜头语言、叙事结构、人物塑造等方面进行鉴赏和分析。
4.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创作简单的微电影或短视频,表达自己对心理健康的理解。
第五章 设计艺术鉴赏与心理健康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领会设计艺术的种类和特点,认识设计艺术对生活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能力目标:应用设计思维改善生活环境,促进心理健康,鉴赏优秀的设计作品。
情感/课程思政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品味,引导学生关注设计中的人文关怀。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领会设计的分类和艺术特征。
2.识别设计艺术的特点和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3.分析设计思维应用于心理健康促进。
(三)教学内容
1.领会设计艺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原则。
2.识别设计艺术的种类及其特点。
3.应用案例教学分析设计案例如何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和情感体验。
4.组织学生讨论设计艺术在心理健康促进方面的作用。
(四)教学方式
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了解设计艺术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框架,设计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对人们心理的影响。
2.讨论法:组织学生就设计艺术在心理健康促进方面的作用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3.案例教学法:组织分析成功的设计案例,探讨设计如何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和情感体验。
第六章 绘画实践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领会绘画的基本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识别绘画创作的基本流程和技巧。
能力目标:应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提升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
情感/课程思政目标:通过绘画实践,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和专注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领会绘画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绘画创作的基本技巧。
2.突破传统思维,发挥创新能力,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内涵的绘画作品。
3.应用绘画表达情感。
(三)教学内容
1.应用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进行创作实践。
2.分析绘画治疗的基本原理,如通过绘画表达潜意识、释放情绪等。
3.应用绘画治疗的方法对创作的作品进行解读和分析。
4.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交流,分享创作思路和感受。
(四)教学方式
1.演示法:通过教师或优秀作品的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作品展示,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3.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绘画艺术创作实践。
第七章 舞蹈与戏曲实践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领会握舞蹈和戏曲的基本动作和韵律,识别舞蹈和戏曲的表演形式和艺术风格。
能力目标:应用舞蹈和戏曲表达情感和故事。提升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节奏感和表现力。
情感/课程思政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通过舞蹈和戏曲表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领会舞蹈和戏曲的基本动作和韵律。
2.将舞蹈和戏曲表演与心理体验相结合。
3.应用舞蹈和戏曲表达情感、释放压力。
(三)教学内容
1.领会舞蹈和戏曲的基本动作和韵律,进行示范和指导。
2.分析分析舞蹈和戏曲的表演形式和艺术风格。
3.组织学生进行舞蹈和戏曲实践,进行简单的舞蹈表演或戏曲模仿,体验角色的心理变化。
4.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展示和交流,分享创作和表演心得。
(四)教学方式
1.演示法:通过教师或优秀作品的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舞蹈和戏曲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作品展示,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3.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舞蹈、戏曲艺术创作实践。
第八章 设计实践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领会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识别设计创作软件和工具的使用。
能力目标:应用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动手能力。
情感/课程思政目标:通过设计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匠精神,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领会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将创意构思转化为设计表达。
3.应用设计软件和工具进行设计实践。
(三)教学内容
1.领会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色彩搭配、图形创意等。
2.介绍常用的设计软件进行操作演示。
3.组织学生进行设计实践,如海报设计、产品包装设计等,体现对心理健康的关注。
4.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交流,分享设计思路和成果。
(四)教学方式
1.演示法:通过教师或优秀作品的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设计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作品展示,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3.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设计艺术创作实践。
第九章 情景剧与朗诵实践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领会情景剧和朗诵的基本特点和表现形式,情景剧和朗诵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能力目标:应用情景剧的创作方法和朗诵的技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情感/课程思政目标:通过情景剧和朗诵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情怀。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领会情景剧的创作方法和表演技巧,朗诵的技巧和情感表达。
2.阐明情景剧和朗诵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3.情景剧和朗诵技巧在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
1.领会情景剧和朗诵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讲解情景剧的创作方法,包括剧本编写、角色塑造、情节设计等。
3.组织学生进行情景剧和朗诵实践,分组创作和表演情景剧,个人或小组进行朗诵表演。
4.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展示和交流,分享创作和表演经验。
(四)教学方式
1.演示法:通过教师或优秀作品的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朗诵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作品展示,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3.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情景剧与朗诵实践。
八、选用教材、线上资源及参考书目
(一)选用教材
自编讲义
(二)参考书目
[1]张建.大学美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2]郑锦扬.艺术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3]高天.音乐治疗学基础理论[M].世界图书出版社,2007年版。
[4]李洁.艺术与精神医学[M].华夏出版社,2015年版。